熊立贵:“三教”改革背景下学徒制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3日来源:《职业技术》作者:熊立贵,等

一、校企组建学徒制班“师傅”师资队伍

学徒制订单班分为招生即招工、招工再招生两种形式。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招生,根据企业的实践岗位及所需的专业技能人才,校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双方都是办学主体,实施校企共同管理与学业评价,学生在岗带薪学习,学习与工作两不误。

在校专任教师需具有企业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师,同时企业中需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竞聘机制,来组建校企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型学徒班人才的师资团队。教学团队的老师既有在校的专任教师,也有企业丰富实战经验的技术骨干,这样做到双主体、育人办学。

校企双方在学徒制班能力培养导师中进行选拔学科专业带头人。企业专业带头人除了要具备企业导师任职基本条件以外,还要熟知行业的技术、规范、标准,掌握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对职业教育教学有所认识,能够领导企业导师团队圆满完成学生(学徒)的岗位培养等工作任务。学校专业带头人除了要具备学校导师任职基本条件以外,还要对人才定位及发展趋势、专业发展形势和目标、专业发展要求、人才的评价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承担人才培养方案的拟订、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任务,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构建师资团队在教学经验方面、实践经验方面、年龄结构方面、双导师考核激励评价机制等方面之间做到互补,又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专业特色和培养“工匠”技能型人才取得显著成效。

二、紧贴产业,校企共研创新教材

学徒制班能力培养教材需要明确:选什么教材,教什么内容,培养的学生要符合用人企业的技术革新要求,用人单位岗位能力工作需求,因此学徒制教育的教材应紧贴产业,紧跟市场最前沿技术进行研写教材内容。“三教”改革中教材是传授知识的关键载体,是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向,与实际工作衔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就是培养企业所需、实用型人才,随着技术的日益更新,教材也应该实时更新,不能同本教材几年一成不变,甚至封面是最新的十三五规划教材,然而里面内容是几十年的一样。教材应根据学徒制的能力需求,进行教材革新,保证教材内容的前沿性和时效性。

校企双方导师应跳出以前选教材的思维,以产业技术为导向,进行共研实用教材。通过引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任务作为项目内容,构建项目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编写项目化的学徒制教材,开展专业教学实践,区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教育。

当今社会企业产业的需求是多样化,中高职教育的教学单一模式同样是主要问题,现在的产业需要的是综合型、多技能型人才,然而中高职院校针对性教导不强,学生比较茫然,岗位定位更是不清晰,其中传统式教育的教材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1.2.1企业典型案例项目教材研制

岗位技能课程,校企双方导师根据企业产业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蕴含的技术前沿知识和学徒制学生能力培养的技能,能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思维发散理念进行精心组织编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案例项目。递进式项目案例,学生学完后不仅学到此类项目如何进行处理,而且还能培养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典型案例项目教学过程中具有职业工作情境,学习内容与应用实践之间无缝衔接,培养的学徒制学生既有开拓创新能力、应用实践能力,更有团队合作精神。思考练习题采用相似案例,把技能要点、知识要点融入习题项目中,使学徒制的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或小组合作成功完成任务体会到喜悦感、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循序渐进的意识和爱学习习惯。

1.2.2技能型立体化教材研制

校企导师对学徒制的学生与在校学生的教材要略有不同,不能仅停留在用纸介质版教材,更应制作、录制课件、场景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实现多媒体视频教材。由于学徒制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他们要平衡协调处理好工作与学习时间。视频教材作用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学习,达到反思巩固的效果,而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灵活的学习知识。对于一些知识渴求度较高的学生而言,这种视频教学的模式无疑丰富了日常的生活。

三、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

学徒制订单班上课“如何教”的问题,校企导师应了解学生特点、教学现状,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学徒制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徒制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普通教育学生不同,学生课堂学习不以教室上课地点为中心,而是采用在实行项目案例教学、场景以生产为情景教学等模式,把课堂搬到生产现场、实践一线,使学生真正在产中学、践中练、训中创得到提升。

学徒制教学方法需多元化: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课件视频自主学。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岗位技能化、知识模块式、项目创新式,促进学徒制学生在学习上实现个性化、自主化学习特点。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探索出一条适合学徒制订单班能力培养教学方法,让更多现代新型学徒制学生受益。

 

来源:节选自《职业技术》2021年第7